互聯網治理工作既要注重法律與紀律的規矩約束,也要注重文化與道德的教化引領。習近平總書記互聯網治理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網絡空間的深度滋養與引領,注重古今歷史傳承,融匯周邊中外,飲水思源,慎終追遠。他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強調,“要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統觀習近平總書記近幾年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可以發現,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成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鮮明底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立身于世界的“先天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體清以洗塵,受濁猶濟物。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集中展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特點與審美觀念,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的靈魂、根基之所系。清人沈德潛云,古人“祭川者先河后海”,重其源也。“今夫觀水者,至觀海止矣,然由海而溯之,近于海為九河,其上為洚水,為孟津,又其上由積石以至昆侖之源。”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不斷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涓涓滋養,中華文明綿延不絕,這也成為中華民族薪火不滅、不屈不撓、愈挫愈奮的力量之源。
優秀傳統文化是潤化網絡空間的強大“正能量”。“萬古騷人嘔肺肝,乾坤清氣得來難。”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啟人心智,凈人靈魂, 是培育良好網絡生態的源水清流,在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國7億網民的海量規模充分說明,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公眾生活須臾不可分離的精神家園,廣大網民對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求更為迫切。與此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氛圍也日漸濃厚。這都為深入推進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尤其是互聯網治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思路的穩步推進,國家意識形態工作總體思路與具體要求持續貫穿,逐漸向經濟政治等領域、網上網下各方向深度傳導,國家主導意識形態的引領作用逐步增強,網絡空間日漸晴朗,網絡“正能量”日趨凸顯,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凝心聚力、化解風險的實際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發揮好優秀傳統文化的“潤網”功能,精心維護這片精神家園,合乎社會公眾的熱切期盼,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知識分子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進程中承擔著重要使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號召廣大知識分子要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多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獻計出力。網上網下同心圓,方方面面同心干。在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節點,時代呼喚社會各個階層尤其是廣大知識分子體現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盡己之力,深入挖掘、系統整理、轉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為網絡空間注入源源不斷的清潤之風、清勁之骨、清朗之神、清和之魂。
(作者:景向輝 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意識形態研究智庫)
責編:文化中國網 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