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藤、布元素符號創意“經緯之光”話編紡文化--蔣偉
編織和紡織在人類世界里無處不在,廣泛使用豐富了人們的精神與物質文化生活,更是各民族非遺產品的重要組成內容和表現形式,其兩者產品中都體現出“經緯”的屬性特征,展現了各國各民族鮮明的文化特色。代表編織的元素符號“藤”和代表紡織的元素符號“布”的挖掘提煉,顯示其兩者淵源的文化關系和發展脈絡,蘊含“堅韌”和“大愛”的文化內涵,體現出人類高尚情操的寓意,實現了精神思想與物質產品高度的吻合,形成了獨特文化屬性展現的藝術魅力。通過其內涵意義傳達并創作出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使無形與有形的“經緯文化”在新時代積極倡導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表達下發出耀眼的光芒。
編織“藤”的使用不僅代表人類對自然發現與應用能力的點燃,讓原始人類從粗糙使用到精細加工技術進行有效的展開與拓寬,更是人類以最原始“線”使用從而邁向編織文明世界的開始。紡織“布”的出現讓人類與動物有了最明顯的區分,成為人類文明開始的標志性圖騰符號,發展創造了人類生活中一個巨大的產業形態。“藤、布”代表編織和紡織文化元素的提煉,讓最原始線用“經緯”技術開始編織逐漸到最精細線用“經緯”技術紡織的發展路徑得以清晰顯示,在編織和紡織文化上找到可追溯的源頭,并在融合述說上挖掘出創新表達的形象語言,實現元素符號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以及體現出的價值。
“經緯”一詞最早指布料紡織技術的方法名稱,根據其有堅韌、大愛、包容、合作、友誼、協商等美好的寓意,被廣泛的應用到人類文明文化以及生活各個方面進行形象比喻,體現了人類形象思維的高級智慧和理解事物的變通能力。“藤”到“布”揭示出從編織到紡織的發展進程,考古發現最早織品為植物葛藤制作而成已說明原因,仿佛揭示了用“經緯”編織出中華民族以及人類文明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原始到現代的歷史足跡,表達出“中國精神”內容中“堅韌”和“大愛”的寓意。“藤、布”是提煉編織和紡織的代表元素,成為表達“經緯”再發出光芒最好的應用形象語言符號。
“經緯之光”不僅說的是民族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精彩,更體現出的是民族精神內涵的形象表達,織機上千萬絲線傳遞出和諧發展共同進步人類文明不斷走向輝煌的聲音。

經緯之光
藤、布元素符號創意“經緯之光”說編紡文化話民族精神